为了纪念人类发明激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5月16日定为“国际光日”以强调光在科学、文化、艺术和教育以及可持续发展、医药、通信、能源等多个领域的重要作用。2021年Light国际光日系列学术活动将于5月15-18日在长春召开。 主要包括王大珩光学奖颁奖典礼、2019-2020 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Light 10)颁奖典礼暨学术论坛、2021 年全国光学与光学工程博士生学术联赛(Light学术联赛)线下总决赛与颁奖典礼、Light学术交流沙龙、Light青年科学家论坛等活动。大会诚邀您的光临!

主要包括王大珩光学奖颁奖典礼、2019-2020 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Light 10)颁奖典礼暨学术论坛、2021年全国光学与光学工程博士生学术联赛(Light学术联赛)线下总决赛与颁奖典礼、Light学术交流沙龙、Light青年科学家论坛等活动。

本次活动将聚焦光学、光学工程及其相关领域前沿与热点,突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创新与应用,集中展示光学、光学工程学科与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航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国家“十四五”规划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发展领域交叉融合的最新创新成果,为广大科研人员、研究生搭建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的平台,促进全国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共融共生。

本次活动全程网上直播。支持媒体期刊为Light学术出版中心期刊集群:《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SCI、EI)、《eLight》、《Light: Advanced Manufacturing》、《光学精密工程》(EI)、《中国光学》(ESCI、EI)、《发光学报》(EI)、《液晶与显示》(ESCI)。注:本次会议不收取会议注册费。

会议地点:中科院长春光机所(长春市东南湖大路3888 号)

会议时间:2021年5月15-18日

会议网址:https://www.lightpublishing.cn/lightconference/2021/index.html

感谢您对2021 Light国际光日系列学术活动的支持,期待与您在长春相聚!

会议诚邀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交流、展示自己的工作。组委会也诚邀国内外公司(企业)协办,为公司近距离接触国内外知名光学专家、展示公司仪器设备提供良好平台。

关注“中国光学”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更即时会议资讯。

为了防疫需求,请扫描下载吉林省健康码。

出行信息提交 下载
  • 中国光学
  • 扫描下载健康码

签到 & 住宿 & 餐饮

本次活动不收取会议费;

签到时间 :5月15日 9:00-18:00;

签到地点: 长春光机所专家公寓一键导航 > );

住宿:住宿费用自理,建议参会人员就近安排在会场附近,推荐: 樱桃假日酒店一键导航 > ),联系电话:18343100110(李经理);

餐饮:会务组统一安排。

会务咨询

注册组:周  哲  0431-86176059

会场组:常  唯  0431-86176851

餐饮组:曹  金  0431-86176855

住宿组:张  光  0431-86176862

参观组:郝振东  0431-86176851

车辆组:孙婷婷  0431-86176852

时间 主题 地点 活动时间 主持人 内容

展开

“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简称:Light10)评选活动,该评选由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与科学网联合主办,自2019年推出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两届,每届评选需经过三轮选拔(大数据筛选、专家评选、社会大众票选),每届的评选活动都凝聚了万众目光,第一年8万人参与,第二年超过10万人参与,Light10品牌也被领域专家与社会大众高度认可,逐渐形成有口碑,有含金量的品牌榜单。

另一方面,Light10评选让公众认知科学、学习科学、掌握科学、尊重科学、敬畏科学。使科学不神秘、不隔膜、不远离,并在深刻的影响着我们,改变甚至创造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在科学与大众、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之间,架起桥梁。

入围名单
序号 入选事件 获奖团体/个人

展开

入围名单
序号 入选事件 获奖团体/个人

展开

王大珩光学奖是在1996年由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大珩先生出资在中国光学学会设立的基金,得到了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注资。该奖旨在促进我国光学科技事业的发展,激励我国从事光学与光学工程领域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与高校学生奋发向上,创新进取。

王大珩光学奖分为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和学生光学奖,由王大珩光学奖理事会负责评选,每年一次,具体为:

1、 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每次不超过2人,每人奖金10000元。

2、 学生光学奖,每次不超过30人,每人奖金5000元。学生光学奖对象为具有光学、光学工程及相关学科博士点的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学生,须由所在单位组织评选推荐。中国科学院大学(含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推荐名额总数不超过3人,其他单位推荐人数不超过1人。

获奖人 获奖人所在单位
1 曹启韬 北京大学
2 陈威威 重庆大学
3 程露 南京工业大学
4 范锦涛 天津大学
5 韩冰 吉林大学
6 郝腾飞 中国科学院大学
7 胡瑜泽 国防科技大学
8 李子琦 山东大学
9 刘晶晶 山东师范大学
10 刘胜帅 华东师范大学
11 刘文杰 浙江大学
12 刘征征 中国科学院大学
13 马超杰 西北工业大学
14 马晓玲 北京交通大学
15 潘伟程 华中科技大学
16 钱琛江 中国科学院大学
17 邱晓东 厦门大学
18 申艺杰 清华大学
19 宋万鸽 南京大学
20 吴康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1 吴同 北京理工大学
22 武文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3 向进 华南师范大学
24 谢博阳 南开大学
25 杨艳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6 姚海峰 长春理工大学
27 袁震 电子科技大学
28 周晓凡同学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
29 朱成钢 复旦大学
30 张峰 深圳大学
31 余同普 国防科技大学
32 匡翠方 浙江大学

展开

2021年4月17日,2020年第十七届王大珩光学奖评审会以网络视频形式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龚旗煌院士主持。会议对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申请者申报材料进行审议和讨论,经过无记名投票评选出2020年第十七届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获得者2名,获奖者为北京大学朱瑞研究员和浙江大学戴道锌教授。会议对32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初评产生的34名学生光学奖候选人进行终评,选出学生光学奖获得者30名。中国光学学会向2020年第十七届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和学生光学奖的获得者表示热烈祝贺!

王大珩光学奖至今已设立24年,自1996年以来该奖项已评选十七届,先后评选出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获奖者27名,学生光学奖获奖者291名。许多获奖人员成为学有成就的科学家,贡献突出,其中多人担任科技部门、科研单位、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的负责人。

2020年十七届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获奖者名单
朱 瑞 研究员,北京大学 戴道锌 教 授,浙江大学
获奖人 获奖人所在单位
1 李耀龙 北京大学
2 杨立学 北京工业大学
3 胡拯豪 北京交通大学
4 周宏强 北京理工大学
5 范志强 电子科技大学
6 郭志和 复旦大学
7 陈薏竹 国防科技大学
8 何应 哈尔滨工业大学
9 娄彦博 华东师范大学
10 余帛阳 华中科技大学
11 张傲男 南京大学
12 卿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3 范瑶 南京理工大学
14 夏士齐 南开大学
15 王腾蛟 清华大学
16 逄驰 山东大学
17 景明勇 山西大学
18 朱兴龙 上海交通大学
19 郭佳 深圳大学
20 吴周杰 四川大学
21 李校博 天津大学
22 邓娟 武汉大学
23 杜波波 西北工业大学
24 赵建行 长春理工大学
25 李传康 浙江大学
26 郭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7 周楚亮 中国科学院大学
28 邢军 中国科学院大学
29 谢鑫 中国科学院大学
30 李雨佳 重庆大学

展开

时间 内容 主持人
罗俊
中山大学 E-mail: junluo@sysu.edu.cn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引力物理学家,长期从事引力物理和精密测量物理研究,开展了牛顿万有引力常数G的精确测量、牛顿反平方定律实验检验、弱等效原理实验检验了等静态引力实验,均取得国际领先的实验结果,其中引力常数G测量结果进入高中教科书。罗俊是精密测量物理学科发起人,是我国自主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天琴计划”和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首席科学家,领导的实验室被国外同行称为“世界引力中心”。

天琴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及其推进情况

天琴计划是罗俊院士团队于2014年提出的、我国自主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天琴计划旨在打开0.1mHz-1Hz频段的引力波窗口,进行天文学、宇宙学及基础物理前沿研究。天琴计划的基本方案是于2035年前后在约10万公里高的地球轨道上,部署三颗全同卫星构成边长约为17万公里的等边三角形编队,建成空间引力波探测天文台,开展空间基础科学前沿研究。本报告从引力波及其探测出发,首先介绍我国自主提出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天琴计划及其技术发展0123路线图,然后介绍自2015年以来天琴计划的推进情况和主要进展,随后对天琴计划的未来作展望。

尤肖虎
东南大学 E-mail: xhyu@seu.edu.cn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副主任、首席科学家,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1计划无线通信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IEEE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作为课题负责人,参与完成了我国首个2G、3G及4G移动通信系统开发。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五项,2014年度陈嘉庚科学奖信息技术科学奖获得者。任宽带移动通信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国家863计划5G重大项目专家组组长、国家宽带网重点科技专项专家组组长、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秘书长、IMT-2020(5G)推进组副组长等,2011年当选为IEEE Fellow。

B5G/6G毫米波移动通信与大规模集成相控阵

移动通信系统频率不断向高频段迁移,毫米波正逐渐成为5G演进、卫星移动通信乃至未来6G移动通信系统的“黄金”频段。毫米波频段带宽资源极为丰富,但存在电波全向传播距离短、易受遮挡物影响等固有瓶颈问题。毫米波集成相控阵及分布式部署方式具有空间功率合成能力及空间分集能力,是解决上述瓶颈的核心技术手段。本报告对毫米波无线通信技术特点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在对其核心部件 — 毫米波集成相控阵的国外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 CMOS 毫米波芯片和多层混压 PCB 工艺的大规模集成相控阵技术实现新途径及系列关键技术,具有集成度高小型化、成本极为低廉等优势,突破了CMOS工艺有源器件高频性能差、无源器件及互连线高频损耗大、高低温性能差异大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其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RIP)技术指标遥遥领先于国际同类研究,所探索出的大规模集成相控阵技术新途径,在宽带卫星通信和B5G/6G毫米波移动通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顾敏
上海理工大学光子芯片研究院 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人工智能纳米光子学中心

顾敏,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现任上海理工大学校委会执行主席、杰出特聘教授,曾任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副校长及杰出教授、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主管科技创新创业的副校长及杰出教授。顾敏院士出版了4部专著,并在国际公认权威杂志(Nature, Science, Nature Phot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等)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应缴在国际会议作报告200余次,现任17种国际学术杂志的编委或顾问编委。顾敏院士是三维光学成像理论的国际权威和先驱者之一,也是角动量信息光子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三维光学成像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现代光学显微成像和多光子纳米光子学的发展有重要及关键作用。由于顾敏院士在多光子荧光三维光学显微成像、光学大数据存储和仿生光子晶体等研究中的突出贡献,他先后被选为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士,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士,美国光学学会(OSA)会士,英国物理学会 (IOP)会士, 澳大利亚物理学会(AIP)会士等。同时,顾敏院士还担任国际光学生命科学学会主席、国际光学委员会(ICO)副主席及评奖委员会主席、美国光学学会(OSA)顾问委员会主任以及国际委员会主席。顾敏院士还是丹尼斯盖博奖(Dennis Gabor Award)、 斯蒂尔奖(W. H. Steel Prize)、澳大利亚科学院伊恩沃克奖章(Ian Wark Medal)、澳大利亚物理学会博阿斯奖章(Boas Medal)和维多利亚州政府奖章(Victoria Prize)的获得者,并获聘为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爱因斯坦讲席教授等。

光学全息:人工智能时代来临

全息术由Dennis Gabor于1948年发明,为重建物体的强度和相位信息提供了可行方法,可以用X射线、电子束、中子束和光子来实现。光学全息术于1962年被首次证明,该技术可以复用于在多个物理领域量中实现复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三维全息显示、数据存储、光学加密、全息干涉测量和显微镜中。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包括神经形态计算)等的不断提升,人工智能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展示了颠覆性的前景。在本报告中,我将展示光学轨道角动量复用全息术、中的多重全息术、人工智能全息术以及全光干涉推理。

朱 瑞
北京大学 E-mail: zhurui3@pku.edu.cn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现代光学研究所研究员(长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雅青年学者”,国家基金委“优青”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新型光电转换材料及器件物理研究,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及物理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近年来,在Science、Nature系列子刊、Advanced Materials系列、SCIENCE CHINA系列等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12篇入选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高被引论文,2篇入选ESI热点论文,另有数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地区广受关注学术论文和《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年度优秀论文等。饶毓泰基础光学二等奖和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等。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0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的研究

太阳能电池技术,又称光伏技术,是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最直接途径,也是全球清洁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为实现“能源的绿色低碳发展”,尽早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我国一直将先进太阳能电池技术作为国家新能源战略的发展重点。近年来,一种基于钙钛矿型化合物半导体的太阳能电池(简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吸引了广泛的关注。这类太阳能电池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等诸多优势,经过10多年的发展,其多方面性能表现都已经接近或超过主流太阳能电池技术的水平。此次报告将介绍本研究组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方向的主要进展,包括:发展一系列创新调控方法,创造了反式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发展多种先进光学表征技术,阐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中的物理规律和调控机制;率先提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在临近空间飞行器应用的创新思路,并将电池带入距地35千米的临近空间开展应用探索,填补了我国在该方向上的空白。此外,报告也将展望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戴道锌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E-mail: dxdai@zju.edu.cn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现为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育部光子学与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先进光子学国际研究中心主任,任Springer Nature出版社SCI期刊《Optical and Quantum Electronics》主编、《Optics Letters》主题编辑、《IEEE PTL》副编辑。长期致力于高性能高集成度硅基集成光子器件及应用研究,在Nature、Nature Comm.、Proc. IEEE、Light Sci. Appl.、Laser Photon. Rev.等期刊发表论文220余篇(特邀综述20余篇),顶级会议美国OFC等重要国际会议作教程/主旨/特邀报告等90余次。论文被引用11700余次,入选2015-2020年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先后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国光学学会光学科技一等奖、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等。

高性能硅光器件研究

近20年来,硅光技术以其CMOS兼容性及高集成度等突出优势而成为光子集成领域新兴主流研究方向,受到学界和业界极大关注,被认为是支撑超大容量超低能耗光互联及光计算等信息光电子应用的关键技术。为满足日益复杂的广阔应用需求,亟需突破光子集成规模瓶颈,其关键在于发展具有结构工艺兼容的高性能高集成度硅光器件体系。本报告着重介绍硅基片上光-物质相互作用调控的新方法、新结构、新波段与新机制,旨在探讨困扰大规模光子集成的随机散射损耗、随机相位误差、高速光电探测等基础问题,总结分析了以超高性能的螺旋波导、微谐振腔、马赫-泽德干涉仪、光电探测器等为代表的核心单元器件及其功能集成芯片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存在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匡翠方
浙江大学 E-mail: cfkuang@zju.edu.cn

浙江大学光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光电学院光电工程所所长。主要从事超分辨显微成像新原理、新仪器的创新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SCI论文 140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各类研究项目20多项。应邀为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Laser & Photonics Reviews及ACS Nano撰写超分辨光学显微成像综述。成果获得2019年中国技术发明二等奖(2/6),2016、2019年度两次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应用类)。

超分辨光学显微成像

由于光学衍射的存在,常规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被限制在照明光波长的一半左右,严重限制对于更细微结构的观察。荧光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的提出为绕过衍射极限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本报告着重介绍两种荧光显微成像模式(宽场与点扫描)的超分辨方法发展和及其最新进展。 分别介绍了近20多年来通过对光学系统进行多参量调控(如相位、强度、光偏振等),在这两个模式下系列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方法(分辨率从λ/2-λ/100),以及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余同普
国防科技大学物理系 E-mail: tongpu@nudt.edu.cn

国防科技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物理系主任助理、室主任,第十六届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光学奖获得者。军委科技委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重点项目专家组专家、湖南省核学会常务理事、欧洲核心物理杂志EPJD副主编、SCI杂志MRE编委和国内三个中文杂志的编委及青年编委等。主要从事强激光驱动粒子加速、新型辐射源和强场QED研究,曾获国家优青,湖南省杰青和霍英东青年基金,先后入选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等。科研成果曾获中国辐射物理领域“十大科技创新进展”和军队科技进步奖。

拍瓦激光驱动超高亮度伽马射线辐射和强流正电子束产生研究

超强激光驱动等离子体可以产生高能电子和离子、超高亮度伽马射线辐射和稠密正负电子对,这为实验室天体物理、高能物理、材料科学乃至未来反物质武器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强流粒子源。基于即将到来的10 PW级激光装置,我们提出了多种产生高亮伽马辐射和正电子的新方案,如利用双束强激光辐照填充有近临界密度等离子体的双锥靶、超薄类金刚石靶和纳米导线靶等,通过强烈的非线性康普顿散射和多光子过程,模拟实现了高亮度伽马射线辐射,有效激发了多光子Breit-Wheeler过程,理论预测了亮度达到1025photons/s/mm2/mrad2/%0.1BW能量高达几个GeV的稠密(4×1022 cm-3)正电子束产生。全三维、高精度数值模拟还表明,在对称的基本构型下,产生的正负电子束可以直接碰撞,其峰值亮度高达1033/cm2·s(2-5 GeV),与世界主流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最高亮度相当,是一种潜在的高亮度台面型激光对撞机。

肖连团
山西大学 E-mail: xlt@sxu.edu.cn

山西大学激光光谱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军委科技委创新特区主题专家组专家。

从事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量子效应研究,研究光子与原子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量子调控方法和激光光谱测量技术,发展量子信息处理的器件与系统。主持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课题、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等,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Nat. Phys., Nat. Commun., Nano Lett.等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获国家/国际发明专利授权18项,在国际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20余次。

基于里德堡原子的微波电场精密测量

微波电场的精密测量在国防、遥感、天文和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针对传统微波天线探测灵敏度低、响应频带窄等关键难点问题,项目组发展了基于里德堡原子量子相干效应的高灵敏微波电场测量手段。提出了基于可控里德堡原子缀饰态与微波电场相干耦合新方法,研发了Hz量级超窄线宽激光的大范围连续频率可调谐、相位及强度噪声压缩等技术,实现了里德堡量子态精确制备与操控;研制了里德堡原子微波超外差接收机,极大提升了微波电场场强的探测灵敏度,达到55nV/(cm·Hz1/2);实现了基于里德堡原子的微波电场相位和频率同步测量,最小频率分辨率达到3mHz。这种基于里德堡原子量子相干效应的微波电场测量方法为发展新型超宽带超灵敏新体制电磁波探测与传感奠定了理论与技术基础。

高克林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E-mail: klgao@apm.ac.cn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2年获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4年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时间频率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科技部973项目“原子频标物理与技术基础”、“光频标关键物理问题与技术实现”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精度原子光钟”首席科学家,2001年和2009年两次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获2018年度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高精度钙离子光频标

时间频率是人类生产和科学活动的基本条件。时间/频率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由原子频标(原子频率标准的简称,又称原子钟)给出的频率和时间标准(“秒”)是目前精度最高的基本物理量(单位)。原子频标的研究是精密测量的典型代表。光频标作为目前精度最高的原子频标,有望在时间基准、基本物理量定义、基本物理常数测量和基本物理定律检验等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本报告将介绍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钙离子光频标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实现不确定度和稳定度均达到E-18量级的钙离子光频标;实现E-16量级的钙离子光频标绝对频率测量及光频测量结果三次被国际时间频率咨询委员会(CCTF)采纳;基于集成化设计,实现高鲁棒性和高运行率的车载钙离子光频标,并实现了长达1200km的长途搬运。

丁亚林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E-mail: dingyl_1964@126.com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总工程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高分专项航空系统专家组成员,XX航空装备技术专业组成员。多年来带领研究团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完成了多型航空光电载荷研制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部委级一等奖两项。

大视场三线阵立体航测相机关键技术及应用

航空测绘可以快速的完成地形、地貌的三维测量,对国家安全、国民经济等具有重要的影响,三线阵航测相机是航空对地测绘的重要手段,基本原理为通过在相机焦面上布置多条线阵探测器,实现对地的多角度推扫成像,后期经过图像处理,能够实现高精度三维测绘。相对于机载面阵测绘相机,线阵测绘相机具有基高比大、数据获取效率高、航向100%重叠、无控测图能力强、图像连续等优点。本报告结合大视场三线阵立体航测相机国家重大高分专项项目,对三线阵航测相机成像系统、几何标定技术、环境稳定性等关键技术及其实施方案进行了介绍,并通过相机工程实例进行了应用验证。工程应用表明,国产三线阵航测相机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相机的研制成功,极大的推动了我国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进步。

2020-2021年,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联合国际著名科技创新与学术交流平台iCAN分别启动 “全国光学与光学工程博士生学术联赛”、“全国柔性电子博士生学术联赛”、“全国生命健康博士生学术联赛”三大赛事,鼓励全国博士生加强学术交流,积极参赛,为全国的年轻科学家们提供成果分享和交流平台…… [详情]

选手报告展示与评委专家提问 视频回放
时间 赛区 内容
顾敏 (评委会主席)
上海理工大学

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现任上海理工大学校委会执行主席、杰出特聘教授,曾任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副校长及杰出教授、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主管科技创新创业的副校长及杰出教授。顾敏院士出版了4部专著,并在国际公认权威杂志(Nature, Science, Nature Phot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等)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应缴在国际会议作报告200余次,现任17种国际学术杂志的编委或顾问编委。顾敏院士是三维光学成像理论的国际权威和先驱者之一,也是角动量信息光子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三维光学成像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现代光学显微成像和多光子纳米光子学的发展有重要及关键作用。由于顾敏院士在多光子荧光三维光学显微成像、光学大数据存储和仿生光子晶体等研究中的突出贡献,他先后被选为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士,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士,美国光学学会(OSA)会士,英国物理学会 (IOP)会士, 澳大利亚物理学会(AIP)会士等。同时,顾敏院士还担任国际光学生命科学学会主席、国际光学委员会(ICO)副主席及评奖委员会主席、美国光学学会(OSA)顾问委员会主任以及国际委员会主席。顾敏院士还是丹尼斯盖博奖(Dennis Gabor Award)、 斯蒂尔奖(W. H. Steel Prize)、澳大利亚科学院伊恩沃克奖章(Ian Wark Medal)、澳大利亚物理学会博阿斯奖章(Boas Medal)和维多利亚州政府奖章(Victoria Prize)的获得者,并获聘为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爱因斯坦讲席教授等。

郝群 (评委会主席)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光电学院院长,长春理工大学副校长(挂职),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光电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兵工学会理事、光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光电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光电子协会红外分会副理事长。担任《Defence Technology》杂志副主编,《兵器装备工程学报》编委会副主任等。1998年于清华大学光学仪器专业获博士学位。1999-2001年在日本东京大学担任客座研究员,2011年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担任讲座教授。2020年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03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主要从光电成像及探测、精密光电测试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2019年和2020年分别获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北京市技术发明一等奖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至今已发表SCI检索论文115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8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

李宝军
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教授、纳米光子学研究院院长,广东省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光学学会理事、光电技术专委会副主任,《光学学报》编委。1998年获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学位,1998-2016年依次为复旦大学博士后、新加坡与美国麻省理工联合博士后、新加坡材料与工程研究院研究员、中山大学教授、牛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0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8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201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201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当选中国光学学会会士。曾任2018全国光子学大会共主席,2019、2020全球光电大会共主席,2020全国光子技术论坛共主席。主要从事微纳光电子与生物光子学研究。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英文学术专著3部,获授权美国和中国发明专利16件,在本领域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做主旨发言、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90余次。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广东省丁颖科技奖1项。

赵建林
西北工业大学

导师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光学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学会全息与光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高速摄影与光子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光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系统与集成分会副理事长,陕西省物理学会、光学学会副理事长,《光学学报》执行主编,《光子学报》及科学出版社《光学与光子学丛书》、《先进光电子科学与技术丛书》编委。198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应用物理专业,1987年获西北工业大学固体力学专业硕士学位,1998年获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光学专业博士学位。1992-1993,1998-1999年在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物理系做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光场调控、成像及信息感知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入选2020年爱思唯尔物理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获陕西省教学名师奖、科技奖、教学成果奖及优秀教材奖等多项。在Science、Nat. Commun.、Light、PRL、Laser Photon. Rev.、Phys. Rev. A/B/Appl.、Adv. Func. Mater.、Adv. Opt. Mater.、Optica、ACS Photon.、Small、Nanoscale、Adv. Photon.、Photon. Res.、Sci. China Phys.、Adv. Phys.-X、Appl. Phys. Lett.、Opt. Lett.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SCI论文370余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3件。

曹良才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士和美国光学学会(OSA)会士。2005年获得清华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主要从事全息光学成像与显示技术方面的研究。2009年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访问学者,2014年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担任中国光学学会全息与光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光学学会理事,担任《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副主编和《液晶与显示》等期刊编委会委员。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科技部973项目/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0余项。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Nature Communications, Optics Letter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SCI/EI论文100余篇,申请专利20余项。

董永康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负责人,青年长江学者,龙江学者,可调谐激光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光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纤传感技术应用专家工作委员会青委会主席,国际著名期刊Optics Letters编委,Photonic Sensors编委,《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编委,中国激光杂志社青年编辑委员会委员,光纤传感Focus公众号创始人。从事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并已成功应用到一些国家重大工程中。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SCI他引1000余次,获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在国际会议上做特邀报告30余次,著有专著4章,获得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首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技创新奖”,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分布式光纤应变监测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研制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分析仪获得2020年度中国激光行业 “光环奖”。

屈玉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视觉检测专委会秘书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精密机械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测试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测量不确定度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分别于2001年和200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获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4~2006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光电学院做博士后,2006年至今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光电工程学院任教。主要从事计算成像和高精度视觉检测的基础前沿、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 973 和 863 等项目 20 余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50余篇,获授权专利10余项,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张宗华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视觉检测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光学学会常务理事,Optics Express期刊Associate Editor。1996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专业,2001年在天津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获博士学位。2002-2009 年分别在香港、德国、加拿大和英国做博士后及研究员。2016年获得欧盟玛丽•居里学者;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要从事光学三维测量原理和相关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2018年和2019年分别获河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和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2019年荣获天津市专利奖金奖。2020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至今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如Opt. Lett.、Opt. Express、Opt. Lasers Eng.、IEEE T Instrum. Meas.等上面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0余项。

谢国华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德国洪堡学者,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副研究员。目前担任《发光学报》青年编委、Wiliey系列期刊《SmartMat》青年编委、SCI期刊《Frontiers in Chemistry》和《Molecules》的的专题客座编辑、编委。2011 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理学博士,参与研制了我国第一款硅上有机微显示器原型样机。博士毕业后受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同时在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应用光物理研究所和Fraunhofer COMEDD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开发可在100oC环境下工作的有机发光器件。2013年1月加入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有机半导体中心开发面向皮肤癌治疗的有机发光光源。2015年1月被引进到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累计已发表SCI论文180余篇,H指数39。为推动产学研合作,2020年12月应邀担任拟上市公司-芜湖映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目前主要聚焦溶液加工有机光电材料和器件的交叉学科研究

朱梦剑
国防科技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员,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半导体学报》编委。2011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17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2017年至今在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纳米科学系工作。主要从事基于石墨烯等新型二维材料及其异质结构的量子光电器件研究。2020年获湖南省优秀青年项目资助并入选湖湘青年英才;2019年和2020年分别获湖南省光学进展奖。至今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如Nature physics、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Nature communications、Nano letters等上面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总引用:> 1500, H指数20),获权中国发明专利3项。

冯晶
吉林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97、2000和2003年先后于吉林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3至2006年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年加入吉林大学。 主要研究方向为面向可穿戴电子、柔性显示和新型能源技术的有机电致发光、有机和钙钛矿光伏、有机激光器件研究。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第一或责任作者SCI论文一百余篇。担任OSA出版社Optics Letters期刊编委、Elsevier出版社Optics & Laser Technology期刊副主编和中国激光杂志社青年编委。2018年获“第五届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林君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

FRSC,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稀土学会理事,中国稀土学会发光专业委员会主任,Frontiers in Chemistry 杂志副主编,Scientific Reports、Nanomaterials及中国稀土学报 (中英文版)和发光学报编委。1989 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95 年在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无机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96-2000 年分别在香港、德国和美国做访问学者及博士后。2002 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17年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要从事纳-微米结构发光材料的控制合成、形态结构和性能调控及其在显示照明及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 2009年和2014年分别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吉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4-2020连续入选“汤森路透(科睿唯安)全球材料及交叉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录。 至今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如Chem. Rev.、Chem. Soc. Rev.、J. Am. Chem. Soc.、Adv. Mater.、Angew Chem等上面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总引用:> 50000, H指数120),获权中国发明专利8项。

谭海仁
南京大学

教授,2015年获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博士学位,2015年至2018年多伦多大学博士后。2018年加入南京大学,现任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 长期从事新型太阳能电池和半导体光电材料的研究,在Science、Nature Energy、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学术期刊发表70多篇学术文章(总引用:7000余次,H指数:32),曾荣获荷兰科学研究组织Rubicon Fellowship,世界光伏大会青年科学家奖,中国光学十大进展,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现任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编委、Science China Materials青年编委以及Nanophotonics和Applied Physics Letters的客座编辑。

蒋立勇
南京理工大学

教授, 2009年南京理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013年至2016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物理实验中心主任,南京理工大学“微纳光子与量子调控应用研究所”负责人。 主要从事人工微纳结构中的光场调控与光学特性研究,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ACS Nano、Photonics Research等学术期刊发表60多篇学术文章,授权发明专利6项(其中2项获专利技术转让),论文成果入选“2019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现任江苏省光学学会-微纳光子学专委会委员,江苏省物理学会-电磁材料与器件专委会委员。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 及南京理工大学“青年拔尖人才”高层次人才计划。

余同普
国防科技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物理系主任助理、室主任,第十六届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光学奖获得者。军委科技委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重点项目专家组专家、湖南省核学会常务理事、欧洲核心物理杂志EPJD副主编、SCI杂志MRE编委和国内三个中文杂志的编委及青年编委等。主要从事强激光驱动粒子加速、新型辐射源和强场QED研究,曾获国家优青,湖南省杰青和霍英东青年基金,先后入选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等。科研成果曾获中国辐射物理领域“十大科技创新进展”和军队科技进步奖。

林洁琼
长春工业大学

任长春工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 2005年12月毕业于吉林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机械工程学科方向带头人,吉林省微纳与超精密制造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一层次,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011-2012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做访问学者;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分会委员,吉林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吉林省增材制造学会副理事长。 围绕复杂光学制造和精密、超精密加工等领域的技术需求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承担和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SCI、EI 论文6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4项;成果分别获2015年和2019年吉林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类)一等奖2项,培养博硕士研究生50余人。

徐海
中国科学院长春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1995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先后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Max-Planck)微结构物理研究所,法国科学院材料与结构研究中心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低维材料生长和表面物理研究工作。后加入美国Zyvex公司从事原子级精准制造技术的研发。2016年回国加入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入选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BR人才计划”、吉林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目前从事低维材料生长以及先进原子级精度扫描探针检测表征技术研究,研究方向包括表面物理,新型低维半导体光电材料与器件,以及微纳尺度先进扫描探针检测加工技术。已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包括《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Chemistry 》《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al Review Letters.》《J. Am. Chem. Soc.》《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发表高水准SCI文章80余篇,拥有发明专利4项。

肖连团
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激光光谱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军委科技委创新特区主题专家组专家。 从事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量子效应研究,研究光子与原子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量子调控方法和激光光谱测量技术,发展量子信息处理的器件与系统。主持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课题、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等,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Nat. Phys., Nat. Commun., Nano Lett.等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获国家/国际发明专利授权18项,在国际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20余次。

张海霞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发起人,国际iCAN联盟主席,全球华人微纳米分子系统学会秘书长,全球创新教育大会发起人兼主席,教育部创新创业教指委委员。她多年来专注于微纳技术和微能源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发表论文300余篇,拥有41项中国发明专利和3项美国发明专利,出版专著8本。2006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4年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2017年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和北京大学十佳导师光荣称号,2018年荣获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年起担任教育部创新创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20年入选福布斯中国科技女性五十强。 张海霞教授长期致力于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2007年发起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即iCAN大赛)并担任主席至今,每年有国内外20多个国家的数百家高校的上万名学生参加,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且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报道。张海霞教授在北大开设《创新工程实践》等系列创新课程,2016年作为全国第一门创新创业的学分慕课,2017年荣获全国精品开放课程,开创了“赛课合一”iCAN创新教育模式,在全国30个省份的500余所高校推广。2020年创办iCANX全球科技直播,受众上千万。近年来张海霞教授在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科技馆等做公众科技讲座700余场,深受大众好评。

肖新华
华为

华为 光领域Fellow。肖新华先生现任光网络2.0产业研究项目经理。负责华为公司光领域先进技术和代际发展的规划和研究。 1998年起就职于华为公司,从事光领域研发20余年。历任硬件资深工程师、光网络技术规划部部长、传送产品线架构设计部部长、华为光网络产业研究项目经理等职。负责过SDH、微波、波分等领域产品开发和研究,对于光通信网络架构和前沿技术有丰富的经验和创新。

吴一辉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简称长光所)研究员、国家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科院特聘研究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仪器专项总体组专家,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常务理事,微纳制造与装备分会副理事长。2000 年应邀在法国 LPMO /CNRS(现名 FEMTO-st )实验室以客座研究员身份从事生物传感器研究工作1年。曾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后、长春分院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2011 年和2015 年都获得了“吉林省高级专家”荣誉称号、“吉林省第三批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第十三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等荣誉称号。作为微纳学科带头人带领团队致力于生物光子传感、拉曼光谱、微流控芯片等研究,圆满完成了自然基金、863、中科院创新工程、仪器专项等多个研究项目。所研制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光纤光谱仪”分别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部分科研成果已作为核心器件用于国家航天遥感仪器,微流控芯片和光纤光谱仪完成了产品转化。1989 年获中科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四);1997 年获广东省高等教育厅科技进步奖励三等奖(排名第五);2010 年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排名第一)。培养研究生中已有近30名获博士学位,其中2名获得中法联合培养双博士学位,多人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1人成长为杰青,1人被选为德国洪堡学者。在 APL、AP、OE、OL、BB、Langmuir、Sensors and Actuators B 、Lab on a Chip 等权威刊物发表 SCI 论文50余篇,出版 Springer 微流体拓扑优化反问题研究专著一本(排名第二),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陆永枫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
金大勇 悉尼科技大学
蒋仕彬 美国亚历桑那大学光学学院
刘爱群 南洋理工大学
顾波 美国玻⾊光⼦公司、国际 光学⼯程学会SPIE会⼠...
杨 兰 华盛顿大学
李琳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激光加 工研究中心
洪明辉 新加坡国立大学
贾宝华 斯威本科技大学
刘娜 斯图加特大学
刘会赟 伦敦大学学院
仇成伟 新加坡国立大学
时间 内容 主持人
激光先进技术及应用前沿论坛
5月16日报到&交流沙龙(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研发大厦一楼西侧报告厅) 5月17日全天会议(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研发大厦一楼西侧报告厅)
时间 内容 主持人
特别鸣谢以下机构的大力支持
特别鸣谢以下企业单位的大力支持